不忘初心 绿色再生

结论与建议——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从业人员情况调研报告(下)

字体大小:

1.png

中国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

从业人员情况调研报告(下)

——结论与建议

作者:王永刚 周云飞 陈岩


报告摘要

中国塑料回收和再生产业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废塑料回收网络覆盖广且规模庞大的回收体系,构建了完整的从废塑料回收、再生以及再生产品的应用产业链。庞大的产业链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其中,废塑料收集环节以灵活就业为主,从业人数约80万人;再生环节以企业就业为主,从业人数约10万人,二者共计约90万人。在解决大量就业同时我们也发现目前行业就业情况出现了劳动力供给不足,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缺乏优越感等问题。要从确定行业发展地位,加快行业转型升级,巩固就业;加快自动化水平进程,改善行业工作环境,加强正面宣传,提升从业者优越感;加强人员培训,提高行业待遇吸引高素质人才等方面入手解决行业存在的问题。



04

结论与问题


我国的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从业企业正在积极地推动着行业朝着规范化、科技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但原有的行业特征依然比较明显。其中,最为突出的有:

 

1)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解决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我国塑料回收行业从业人群基数大,当前整体规模接近百万人,且绝大多数分布在前端收集环节,涵盖了社区回收网点、商超写字楼集中收运点、环卫填埋场、废品中转站、分拣中心、打包站和加工作坊等经营实体,但以个体自发经营为主,其中包括了大量的拾荒者,因而缺乏有效的行业管理和规范制约;另外,许多社区、写字楼、商圈等场所的保洁(物业)人员都配合参与了前端收集与利益分配,甚至一些离退休人员也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其中。


进入前端收集环节的从业者是人工分拣的主力军,在垃圾分类尚未实施或者刚刚推行的地区,直接承担了可回收资源的前端分拣工作。人工分拣需要庞大数量的人员参与,而生活源垃圾的复杂性也造成了目前机械分选的精准度与成本尚不如人工分选有优势。因此,前端收集为回收行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后端再生加工阶段的从业人员主要以企业为依托主体,逐步规范化,但就行业整体而言,企业化的比重依然不高。从业人员就业较前端收集环节相对稳定,且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机械化设备,劳动生产率较高,因而从业人员数量相对较少。


我国介入前端收集领域的回收企业目前数量较少,还处在发展阶段,从业人员的比重与现有的回收大军相比微不足道。但这一类企业是将原有的回收大军进行整合、收编,使前端回收趋于规范化,是行业转型升级的结果,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2)从业者年龄结构老化,从业者学历及劳动素质偏低,行业升级迫在眉睫


调研发现,当前从业者学历以初中为主,年龄段以70后为主,90后的从业者比例剧烈下跌,年轻一代以体力劳动的方式参与前端收集的比例越来越低,从业者的年龄已经偏高,行业的代际接续乏力。隶属于回收企业的前端收集人员的比例还相当低,而企业收编回收大军也需要付出较大的成本,同时还需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劳动技能与素养,以适应现代化的回收模式。


反映出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行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需要对回收企业的技术与装备水平做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要促进前端收集人员的企业化、正规化进程,引入现代化企业的管理模式。

 

3)企业招工难,后续劳动力供给不足

 

我国塑料回收再生行业的自动化水平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前端回收、分拣环节依然以体力劳动为主。在目前回收企业介入规模不足的情况下,前端收集工作的卫生、安全等条件依然较差,劳动保护措施缺失,从业者生活条件也普遍十分艰苦。分拣环节通常每条流水线需要10-20个工人,三班轮流作业。我国的经济发展使得年轻一代有了更多的选择,塑料回收前端目前“脏、乱、差”的情况造成了从业者年龄偏大,年轻人从业意愿的大幅度降低,未来劳动力供应不足将是回收行业需要面对的风险之一。


05

建议


1)要积极鼓励行业发展,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继续保持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我国废塑料回收再生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2020年的废塑料的本土物理回收率为26.7%(受疫情影响,低于2019年的30%),废塑料回收率虽处于世界前列,但填埋及焚烧的比例仍旧十分巨大,非常需要发挥回收产业的作用,通过完善国内回收体系来尽可能提高回收率。另外,我国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塑料的环境泄漏问题,其根本原因是消费者任意丢弃行为与环卫系统清运范围的不一致,少量固废未能进入环卫体系。而以个体散户、拾荒者为主体的回收大军是我国回收体系的重要支撑之一,也是继续提高回收率的潜在力量,同时还能够弥补现有环卫网络能力的不足,减轻财政压力。回收大军本身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而且对行业需求非常敏感,对于高值可回收物的回收效率相当高,例如我国PET饮料瓶的回收率为94%。所以,应当因势利导,对这一庞大群体进行规范化引导,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建议通过政策支持,鼓励企业收编回收大军,并建立回收利用企业白名单制度。通过行业监管、大数据监控、以各种形式收编个人(散户)回收群体,使之正规化,并制定行业标准,为符合标准的回收利用企业制定“白名单”。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去除非正规企业生存的土壤,使再生行业良性发展。

 

2)要通过行业升级改造,加大行业培训力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回收行业。

 

人才的培养是行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之一。建议鼓励企业加大对各类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一方面要培养企业运营人员的行业认知水平,强化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能力,提高市场把控能力,以推动回收企业向回收全产业链覆盖的进程。另一方面要着力提高一线劳动者的技能与素养,更加适应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提高劳动效率,并提升劳动安全意识与环境意识,使之能够适应并配合行业的全面升级改造。

 

3)积极正面宣传,加快引入自动化设备与互联网技术,改善工作环境,巩固和吸引劳动者。


从业者老龄化和代际接续不足问题的直接原因是目前劳动环境比较恶劣,体力劳动强度较大。同时废塑料回收再生利用的所产生的重大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宣传较少,行业认知不足,对于从事此行业缺乏优越感,使得年轻劳动力不愿意进入。因此,建议鼓励企业积极正面宣传引导,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改善工作条件,采用先进的回收工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充足的劳动保护,加大自动化设备的投入,在降低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吸引更多灵活就业人员进入企业,以促进前端收集工作的企业化进程。


另外,建议鼓励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来武装未被收编回收大军,提高回收效率。通过手机应用实现居民、个人(散户)回收商、回收站、分拣中心、再生工厂之间各个环节相互的线上交易,既能够将再生工厂的需求和回收利润直接传递到居民端,又能够充分利用了现有的个人(散户)回收群体,使其交易更加透明和规范。在保持了个人(散户)灵活就业的同时,又规范了整个回收链条的交易行为,还解决了回收企业的进项税票问题,而且没有对既有个人(散户)的回收模式造成大幅度的改变,是值得借鉴的新兴回收模式。


连载内容:

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从业者90万人——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从业人员情况调研报告(上)

70后初中文化水平为行业主力军——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从业人员情况调研报告(中)

本文内容为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任何人或组织不得复制、转载、摘编。



更新日期:2022-01-24